盘点与解读|2019国家政策为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加码
发布日期:
2020-02-05

现如今,人工智能成为时下热门高频词汇,人工智能产业也影响着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自2015年人工智能在国内快速发展以来,国家就陆续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助力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和落地应用。


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继2017、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后第三次被提及,从2017年的“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到2018年“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到今年“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这一系列关键词的出现,可以看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从初步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人工智能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是赋能实体经济的新动能。2019年国家针对人工智能产业又陆续出台过哪些相关政策呢,跟着工控小编一起来梳理一遍。


2019年3月


国务院《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解读:人工智能从2015年发展至今,相应出台的国家政策分别经历了智能制造时代(2015年—2016年)、“互联网+”时期(2016年—2017年)、国家战略规划期(2017年—至今)三个阶段,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国家战略时期,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国策,可见人工智能对各产业的推动力越来越被重视,从最初的人工智能初发展,注重技术研发到现在的注重落地应用,人工智能在制造业领域融合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2019年3月


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


“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应用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制度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特点,探索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的路径和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


解读:当前人工智能发展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它的最大特点是与应用实践的结合,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这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更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智能制造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未来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应用是主流趋势。


2019年6月


科技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等新特征,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为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更好协调发展与治理的关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推动经济、社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和谐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安全可控、共担责任、开放协作、敏捷治理等八条原则。”


解读:人工智能热潮兴起至今,一方面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和世界,另一方面也经历着人工智能法律、伦理等社会问题的考验。提出人工智能治理的原则实际上是从长远利益和发展的角度考虑的,是为了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生态的发展有效有益。


2019年8月


科技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指引》


“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人工智能政策试验、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到2023年,布局建设20个左右的实验区,创新一批切实有效的政策工具,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解读:该文件指出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依托地方开展技术示范和政策试验,这样利于充分发挥地方主体作用、创新体制机制、集成优势资源。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市场需求较高,各行各业抢抓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窗口期,努力实现突破,尤其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体——制造业领域,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有助于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加快人工智能在该区域各大场景的落地应用,并推动该区域和城市的转型升级,进而通过示范带动来推动整个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19年10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到2025年,共享制造发展迈上新台阶,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显现,共享制造模式广泛应用,生态体系趋于完善,资源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支持平台企业积极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智能报价、智能匹配、智能排产、智能监测等功能,不断提升共享制造全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网络覆盖范围,鼓励制造企业通过内网改造升级实现人、机、物互联,为共享制造提供信息网络支撑。”


解读:共享制造业即围绕生产制造各环节,运用共享理念将分散、闲置生产资源集聚起来,弹性匹配、动态分享给需求方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共享制造,是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重要过程。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信息化是数字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数字化是实现智能化的前提,通过加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智能化水平和速度,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机、物互联。


2019年1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到2025年,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平台和示范区,企业生产性服务投入逐步提高,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两业融合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大力发展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实现数据跨系统采集、传输、分析、应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以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发展应用平台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为支撑,推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连接,完善协同应用生态,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和服务体系。”


解读: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催生下,一大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正在蓬勃发展。而推进“两业”融合发展需要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创建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并朝着制造业服务化、现代服务业向制造业延伸拓展、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向深度融合三个方向发展。“两业”融合发展一方面利于促进处于制造业上下游两端的服务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利于提升制造业附加值,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2019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


“到2022年,要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垂直领域‘5G+工业互联网’的先导应用,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重点行业;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培育形成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态势,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读:《方案》虽没有直接提及人工智能等关键字样,但是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趋势之下,人工智能是促进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工业互联网是当下5G网络较大的一个应用场景,“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贯穿了工业制造的全过程,覆盖供应链管理、AGV、柔性制造、生产过程控制、机器协作、库存管理、产品交付管理等各个环节。而工业互联网的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都需要人工智能的广泛参与,5G网络下,实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就必须要在制造业领域加强数据获取与整合,做好数字化转型,发展工业互联网。


相关推荐

安全评估和服务质量监督管理都是运输服务的基本要求,《意见》的出台是要参照城市交通的运营管理要求,进一步强化铁路运营监管。e车网讯:6月3日,交通运输部...
中车资阳公司机车产品进入“复兴号”家族。e车网讯:近日,中车资阳公司参与研制的FXN3B型3000马力节能环保型调车内燃机车成功获得国家铁路局颁发的《...
该中心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的首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e车网讯: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发批复,同意依托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筹建的“国家高速列车产业计...
按照建设计划,今年将实现3号线一期(东四十条—东风)、12号线(四季青桥—东风)、昌平线南延一期剩余段(西土城—蓟门桥)共3条(段)、45.3公里线路...